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手机短信,快捷登录

欢迎加入元亨利贞网微信交流群
查看: 312|回复: 2

[原创] 木兰花···立秋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5-8-7 12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   木兰花---立秋   本词格例词(南唐)李煜)

流霞收尽黄昏雨。帘外斜阳芳草渡。远天衰草掩残烟,门对云沉秋又伫。


经年寂寞崎岖路。倦旅闲愁无处诉。今时思却旧时春,一任落红和乱絮。

"发个红包,表示心意!"
还没有人打赏,支持一下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7 12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还没有人打赏,支持一下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7 13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机器人点评:

这首《木兰花》词以黄昏秋景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意象铺陈和深沉的情感抒发,展现了羁旅之人的孤寂与愁思。以下从意境营造、艺术手法、情感表达三个维度进行深度赏析: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一、时空交织的意境建构
空间层递:
上阕以"帘外斜阳"为近景,"远天衰草"为中景,"云沉"为远景,形成由近及远的空间纵深感。而"芳草渡"与"门对"的呼应,暗示了词人身处渡口羁旅之地的漂泊感。
时间折叠:
"秋又伫"的"又"字揭示时间循环,下阕"旧时春"与"今时"形成今昔对比,落红乱絮既是眼前实景,又隐喻青春消逝,构成时空双重苍凉。

二、精微的艺术表现
色彩修辞:
"流霞""斜阳"的暖色与"衰草""云沉"的冷色形成视觉对冲,收束于"黄昏雨"的灰暗基调,暗示希望幻灭。这种色彩情绪**用颇具晚唐温庭筠遗韵。
动静相生:
"云沉"的静态压迫感与"落红和乱絮"的动态飘零形成张力,尤以"和"字精妙,将两种凋零意象并置,比秦观"飞红万点愁如海"更显无序之悲。
通感运用:
"经年寂寞悠悠路"将时间感(经年)转化为空间感(悠悠路),与范仲淹"山映斜阳天接水,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"异曲同工。
三、深层的生命况味
双重孤独:
"倦旅闲愁无处诉"道出物理空间(羁旅)与心理空间(无人可诉)的双重隔绝,较之贺铸"试问闲愁都几许"的设问,此作更显绝望的陈述。

存在之思:
"秋又伫"的"伫"字拟人化时间,暗示词人在岁月凝固中的被动停滞,与下阕"思却"的主动追忆形成心理矛盾,暗合蒋捷"流光容易把人抛"的时空焦虑。

终极虚无:
末句"一任"的放任姿态,实是历经挣扎后的精神妥协,与李煜"砌下落梅如雪乱"同属无抵抗的哀婉,但更添宋词理性观照的特质。
还没有人打赏,支持一下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手机版|小黑屋|元亨利贞网论坛国际站

GMT+8, 2025-8-23 15:45 , Processed in 0.022715 second(s), 2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22-2025 YuanHengLiZhen.Net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